为深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秩序,河源江东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局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进工地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一线劳动者身边,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法治防线。
本次宣传活动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关键问题,以2025年新开工项目为重点走访指导对象。执法人员深入项目工地,围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核心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深度宣讲。向农民工普及“三应当”权益保障要点: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支付方式和日期,且劳动合同不得代签,农民工务必保留一份;应当进行实名制登记,总包与分包单位要对农民工信息采集核实并上传系统,未实名登记人员不得进入现场施工;应当保管好工资银行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或变相扣押农民工用于接收工资的银行卡 。同时,强调“四需知”维权关键内容,包括工资委托代发制度、考勤准确性、工资公示流程以及维权渠道。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不仅向农民工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还针对劳动者普遍关心的拖欠劳动报酬问题,现场答疑解惑,详细告知维权途径。“遭遇欠薪别慌张,法律武器来护航!”工作人员介绍,当遇到欠薪情况时,可首先找劳资专管员协调核实,也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还能通过仲裁或法院解决争议。同时提醒农民工维权前务必保留好结算单、考勤表、劳动合同等证据材料,合法理性维权。
除了普法宣传,执法人员还对工地用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项目部切实担当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主体责任,将“实名、实薪、实卡、实时”的“四实”管理制度以及六项保障制度落实到项目日常管理中;对《工程建设领域落实六项制度工作指引》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规范施工各阶段的工资保障工作;细致核查用工实名登记、协议签订、考勤打卡、工资发放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具限期改正指令书,督促项目部整改完善,从源头上预防欠薪问题发生。
下一步,河源江东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局将持续加大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的常态化巡察力度,对此次宣传指导成效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经指导仍未改正或存在违法行为的项目,依法严厉打击,通过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辛苦钱,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共同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劳动用工环境。